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Featured Posts
Search

高血壓患者的通病,心有餘而力不足

  • hypertension188
  • Nov 20, 2017
  • 1 min read

我生活周遭有不少罹患高血壓的朋友,他們幾乎都有共同問題: 胸悶、鬱悶、心悸,爬個樓梯或慢跑時整個人就上氣不接下氣等不同狀況出現。很多人會說這是因年紀大了、機能減弱,其實根源點就在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臟,出問題了!

心臟提供了我們身體大至器官,小至微小細胞的存活能量,透過大血管的輸送,以及細微血管運輸血液到全身各部位器官,讓細胞獲得 血氧交換,才能順利運作。一旦源頭輸出力減弱,身體自然發出警訊,最常見的徵兆就是高血壓。由於血液的流動是依賴心臟收縮力來推動,當它功能減弱,在心有 餘而“力”不足的情況下,血液推動不易(壓力不足)。身體為了維持細胞正常運作補給,將命令末梢血管收縮,以增加末端血壓,但當這些情況氾濫成災時,也使 得手臂上的血壓數值血漲船高!

通常心臟功能變差初期,罹患高血壓機率非常高;而罹患高血壓的人,因長期服用降壓藥,惡性循環使心臟功能越來越差,有些人甚至 過度缺氧運動,例如跑步、游泳等,這些都加重心臟的缺氧,變成吃越多(藥)、動越多,心臟衰老更快。因此,保護心臟功能、加強心臟力,是高血壓患者抗壓的 不二法門,平日保持身體有氧,輔以強化心臟力的天然物質,將有助恢復血壓健康!


 
 
 

Recent Posts

See All
缺氧型高血壓認知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認高血壓為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相關的高血壓組織(WHL)的研究也發現更有5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並不了解自身的情況。這主要的問題可能在於包括醫師等專業人員也弄不清楚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發生原因為何,因此導致患者也無法就其根源問題進行疾病的...

 
 
 
缺氧型高血壓歷史

近代對於高血壓及缺氧型高血壓的發現及研究,可從英國醫生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1578–1657)醫生的醫學著作《心血運動》(De otu ordis)中描述了血液的循環。之後在1808年托馬斯·楊及1836年理察·布萊特(Richard...

 
 
 
Follow Us
Search By Tags
Archive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