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Featured Posts
Search

隱性高血壓研究的最新進展

  • hypertension188
  • Nov 20, 2017
  • 2 min read

隱性高血壓是指病人在診間測得的血壓偏低,導致日常生活中及睡眠中的高血壓症狀難以被診斷出,恰好與白袍高血壓相反。醫療場所檢測血壓低於正常值,使得這部分高血壓病人無法得到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患者風險等同於持續性高血壓。《European Heart Journal》11月10日的刊文《Masked hypertension: understanding its complexity》,有助於更加認識隱性高血壓(masked hypertension)。 自動化診間血壓監測(AOBP)可有效減少白袍高血壓,但其對於隱性高血壓的診斷不起作用。動態血壓監測(ABPM)是鑒定隱性高血壓的有效手段。家庭血壓檢測(home BP monitoring)相比於ABPM,敏感度較低且不能監測出夜間高血壓。根據以往的研究以及共識,隱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AOBP < 135/85 mm Hg(或人工診間血壓 < 140/90 mm Hg),且ABPM值升高(白天BP ≥130–135/80–85 mm Hg、夜間(睡眠)BP ≥120–125/70–75 mm Hg)。 隱性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包括:生活壓力、吸煙、酗酒、身體失去健康,尤其是針對肥胖人群。隱性夜間高血壓常與失眠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相關。隱性高血壓在非裔美國人/糖尿病患者以及慢性腎病患者中發生率較高,發生率為30-80%,且多表現為夜間高血壓。 為了控制高血壓,首先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試驗,以證明治療隱性高血壓(尤其是夜間隱性高血壓)可以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使死亡率下降;其次,ABPM也應納入醫療保險,以保障隱性高血壓的高危險族群。 參考文獻 Franklin, S.S., E. O’Brien, and J.A. Staessen, Masked hypertension: understanding its complexit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6: p. ehw502.

內容轉自:https://goo.gl/zo1Bqm


 
 
 

Recent Posts

See All
缺氧型高血壓認知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認高血壓為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相關的高血壓組織(WHL)的研究也發現更有5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並不了解自身的情況。這主要的問題可能在於包括醫師等專業人員也弄不清楚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發生原因為何,因此導致患者也無法就其根源問題進行疾病的...

 
 
 
缺氧型高血壓歷史

近代對於高血壓及缺氧型高血壓的發現及研究,可從英國醫生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1578–1657)醫生的醫學著作《心血運動》(De otu ordis)中描述了血液的循環。之後在1808年托馬斯·楊及1836年理察·布萊特(Richard...

 
 
 
Follow Us
Search By Tags
Archive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