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Featured Posts
Search

降血壓藥物的研究室報告

  • hypertension188
  • Nov 20, 2017
  • 2 min read

我們研究發現原來只用降高血壓藥,反而造成『缺氧』,長期使用將提高死亡率!

以現有的降高血壓藥物來看,ABCD五類高血壓降壓藥全部都是從擴張血管下手(利尿劑則為減少血液體積),以 降低血阻力為策略,所以每當血管阻力一減低,血壓當然很快的就跟著降低。但是這是「假性的?健康,因為身體真正的原因是血壓不足。高血壓是身體血壓不足的 表現,但是一旦高血壓降壓藥進入體內開始作用後,缺血缺氧情況又恢復,那麼身體只能啟動第二線補救行動—加快心臟幫浦次數血壓不足時,血氧交換出問題,細胞們為了求生存當然只有放出更多的求救訊號給大腦,於是身體在血管收縮的第一 線策略失效之後,就得啟動第二項補救行動:加強心臟輸出量。這些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心跳過快、心悸、易喘等症狀。馬達使用越頻繁,當然就越容易報銷。因此 長期使用高血壓降壓藥,死亡率提升。

1.服藥後的情況:

血壓 =(每分鐘心跳數x 心臟每次射出血量)x 周遭血管總阻力

2.身體代償反應:

血壓 =(每分鐘心跳數x 心臟每次射出血量)x 周遭血管總阻力

這簡單的公式裡可以瞭解,為何大部份人在使用過高血壓藥之後,要不就是心跳加快,要不就是兩腿無力的原因所在了吧!

讀者或許會問既然現有高血壓降壓藥物通通都是救急的、治標的、短線的、不好的策略,那到底正確觀念該如何著手?很明顯的,答案就是從加強心臟力,才可以根本、正向的讓血壓降低,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血壓健康!!


 
 
 

Recent Posts

See All
缺氧型高血壓認知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認高血壓為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相關的高血壓組織(WHL)的研究也發現更有5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並不了解自身的情況。這主要的問題可能在於包括醫師等專業人員也弄不清楚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發生原因為何,因此導致患者也無法就其根源問題進行疾病的...

 
 
 
缺氧型高血壓歷史

近代對於高血壓及缺氧型高血壓的發現及研究,可從英國醫生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1578–1657)醫生的醫學著作《心血運動》(De otu ordis)中描述了血液的循環。之後在1808年托馬斯·楊及1836年理察·布萊特(Richard...

 
 
 
Follow Us
Search By Tags
Archive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